今天是第十四個“世界卒中日”。今年宣傳主題是"預防為主,遠離卒中”,口號為“遠離卒中,從健康生活開始”。
那么腦卒中是什么,如何預防腦卒中呢?我們一起來看看專家怎么說:
Q:
什么是腦卒中?
A:
實際上腦卒中是一種急性的腦血管病,腦血管病有慢性的,卒中是腦血管病的急性發(fā)作。
急性發(fā)作主要包括有三個方面的內容:
一方面是血管破了,腦血管破了,所以腦出血,血液流到了腦內,而不是在血管里了,所以壓迫腦組織,影響腦組織的功能。
另外就是血栓,比方心臟里的血栓從心臟壁上掉下來了,掉下來直接進入到腦內,堵哪根血管哪根血管就會有問題
另外就是腦血管本身,里邊形成一些斑塊,這個斑塊越來越大,把腦血管堵了,形成栓塞,我們叫腦梗死。
所以主要是分這樣幾種情況,這幾種情況合起來統稱腦卒中。
Q:
腦卒中致殘率、致死率到底有多高?
A:
可以說腦卒中是影響國民健康最為嚴重的疾病,死亡率非常高,也是國民第一位的因病致死的原因,同時還造成大量的殘疾。
卒中以后存活的病人中間,大概四分之三的病人會有不同程度的殘疾,可以有偏癱,有失語,不能說話了,失明看不見了,有很多的殘疾,所以說對人的生活質量影響極大,也會造成很多家庭負擔和社會負擔。
每年大概新發(fā)腦卒中大概250萬左右,基本上將近200萬腦卒中死亡。
Q:
哪些篩查項目可以預防腦卒中的發(fā)生?
A:
篩查一般分初篩和復篩,初篩就是很簡單的八個危險因素,包括血壓、血脂、血糖是不是正常,有沒有房顫,心律齊不齊,另外是不是超重,有沒有吸煙,有沒有足夠量的運動鍛煉,有沒有家族史,這幾個危險因素。
其中有三個以上就屬于腦卒中可能的危險人群,有三個以上危險因素的人,就要更進一步的去篩查。
另外兩個比較集中的危險因素,一個就是頸動脈的狹窄程度,頸動脈就是從心臟出來供腦的大血管,這個血管有沒有狹窄。
再一個就是要查血里邊的一種物質,叫同型半胱氨酸,這種物質是引發(fā)腦卒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,特別是高血壓患者,中國人高血壓患者里,70%左右是高同型半胱氨酸型高血壓,高同型半胱氨酸可以明顯增加腦卒中風險,所以就要明確是不是高同型半胱氨酸型高血壓,如果是這種高血壓,就要降同型半胱氨酸,也是可以控制,也是可以治療的,把它降下來,腦卒中的風險就會大幅度降低。
對于卒中的篩查主要是這樣。
面對這樣一種發(fā)病率高、死亡率高和致殘率高的疾病,世界各國的科學家們開始尋找應對方法,終于在一項實驗中發(fā)現,臍帶血有助于腦卒中后恢復。
腦卒中患者的福音——臍帶血
一項小規(guī)模臨床試驗顯示,在腦卒中發(fā)生后幾天內注射臍帶血,有助于緩解腦損傷、恢復認知和行動能力。
據英國《新科學家》雜志最近報道,美國杜克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招募了10名年齡在45歲至79歲之間的志愿者參加試驗,他們在發(fā)生大腦中動脈缺血性腦卒中后3天到10天間接受一次新生兒臍帶血注射。
研究人員在國際期刊《干細胞轉化醫(yī)學雜志》上發(fā)表報告說,注射三個月后,所有患者的語言能力、視力和運動能力都有改善,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高,且沒有明顯不良反應。
此前研究顯示,給實驗鼠注射人類臍帶血,有助修復卒中后的腦部損傷,接受治療的實驗鼠恢復更快、生存率更高,腦部受損區(qū)域更小。這是因為臍帶血中的干細胞能分泌特殊物質,促進腦細胞生長,減少炎癥反應。
研究人員已經著手進行更大規(guī)模的試驗,并設置對照組,進一步驗證該療法的效果。目前應對腦卒中的主要方法是藥物溶栓,但需要在發(fā)作后幾小時之內進行,大多數病人無法及時得到治療。
展望
臍帶血治療腦卒中十分具有前景,然而目前仍處在臨床研究階段,未來仍需更大規(guī)模、為期更長的臨床研究來驗證。隨著臨床試驗不斷獲得積極結果,安全性及療效相關問題不斷得到解決,我們有理由相信,臍帶血有望成為腦卒中的有效療法。